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呼吸困難(1)

原文同步發表於http://www.uho.com.tw/QA/Article.asp?id=398 (以下內容有稍做整理過和原文不完全相同)

親愛的醫生你好:
我早上醒來時 (尚未起身) 經常感到呼吸困難有時還會心悸..請問是什麼原因呢....? 通常起來一陣子之後就好了....

醫師建議:
呼吸困難有相當多的原因,可能是正常生理的反應,或是心臟或肺臟有異常問題,或情緒障礙或疼痛刺激。

心悸的原因則可能有正常的現象,或是神經循環無力症(心臟神經症),或是不伴隨心律不整的心悸(可以是心臟以外的疾病或心臟本身的問題),或是伴隨心律不整的心悸。

至於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需要面對面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如果這些問題還是持續困惑你,建議到醫療院所找內科醫師幫忙。

胸腔痛(1)

原文同步發表於http://www.uho.com.tw/QA/Article.asp?id=464 (以下內容有稍做整理過和原文不完全相同)

親愛的醫生你好:

我的胸部如只要遇到天氣要變化時,有時都會痛到不行,有時順至痛到呼吸都有問題,要吃一顆止痛藥才可稍微止痛,我的胸部以前曾經撞過,但一直無法好過。

醫師建議:

你的痛比較像是肌肉骨骼系統所造成的,建議你可以找胸腔科或復健科醫師或神經科醫師作進一步的診斷。

一般而言,胸痛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類:源於表層胸壁的疼痛,可能有(1)皮膚,(2)肌肉,(3)骨骼及軟骨、脊椎、肋骨、胸骨,(4)感覺神經及脊隨,(5)乳房。

第二類:源於深層臟器的疼痛,可能有(1)心臟及血管:可以是(a)心肌缺血:由於心肌的氧氣需求量增加、或心肌的血流供給不足、由於心肌的氧氣供給不足, (b)心肌炎、心包炎、或辦膜疾病,(c)主動脈瘤、裂層性動脈瘤;(2)呼吸器:氣管、支氣管或胸膜的刺激;(3)消化器:(a)食道的相關疾病、(b)橫膈膜下方組織的病變。

第三類:源於綜格腔組織的病痛,可能有(1)縱膈腔氣腫,(2)縱膈腔炎,(3) 縱膈腔腫瘤。

第四類:情緒障礙:焦慮症、神經循環無力症、心臟神經症。

參考資料:一般內科學 診斷篇(上冊) 金名圖書有限公司

心悸(1)

原文同步發表於http://www.uho.com.tw/QA/Article.asp?id=467(以下內容有稍做整理過和原文不完全相同)

親愛的醫生你好:

月事不順,經期不正常 ( 大量經血過後大約休息不到一星期就會又有血,可是量不多,都不超過10 c.c , 持續一星期後會停幾天就又會出血也是一點點。) 個人體質是屬手腳冰冷型,手腳很會麻 ( 應該是血路不順暢吧 ! ) 經期要來前常腰酸背痛、腹瀉、偶爾胸漲痛,有什麼較好的改善方法?胸口悶、呼吸不順 : 常常需大口呼吸調適 ( 喘不過來時 ) ,我沒氣喘 ! 胸悶時,還會伴隨著感覺心臟突然跳的很大下......這種症狀會是人家常說的心悸嗎? 如果想掛號看診...是要掛哪種科別呢? 還是需要照胸腔 X 光呢? 謝謝 !

"經期不正常"的檢驗方式都以什麼為主?內診嗎?如果抽血檢驗可以嗎?因為...大約六、七年前我有過甲狀腺亢進的症狀,三年前停藥後就沒再去複診,是否有可能是甲狀腺的症狀復發而引響婦科疾病的症狀?

醫師建議:
心悸是指病人本身感覺到自己心臟的跳動,發生心悸的病人有時也會陳訴胸口發悶或呼吸不順,造成心悸的原因很多,你的狀況比較像是婦科原因造成的,建議你可以找婦產科醫師幫忙,把月經相關的問題先處理好,如果這樣後還有心悸的話,可以找內科醫師幫忙(胸腔科或心臟科皆可)。

一般而言,心悸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類:正常的現象:運動、過勞、神經緊張。
第二類:神經循環無力症(心臟神經症)。
第三類:不伴隨心律不整的心悸,可以分為(1)心臟以外的疾病:如焦慮、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2)心臟本身的問題:心室衰竭、心臟肥大、心臟瓣膜疾病等。
第四類:伴隨心律不整的心悸。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可以造成不伴隨心律不整的心悸,也會影響月事,這一方面請回內分泌科醫師門診做追蹤。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轉貼】咳嗽,只是感冒嗎?從所引發具特色的痰液面面觀!

咳嗽,只是感冒嗎?從所引發具特色的痰液面面觀!

文╱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分院胸腔內科  蘇志光醫師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自然反應,因為咽、喉、氣管、支氣管或肺泡組織甚至於肋膜、橫隔膜的病變,都可導致咳嗽。咳嗽發生包含一系列的動作:先吸氣然後關閉聲門,最後因橫隔上升及呼氣肌收縮,產生暴發性排氣而完成咳嗽動作。咳嗽有保護氣道、清除氣道內異物及排痰功能。藉由咳嗽動作促使氣管、支氣管內的分泌物和異物排出,以避免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發生。
咳嗽的分類:
1乾咳:指咳嗽時無痰或僅有少量的痰。
2濕咳:指咳嗽時有大量痰液產生,不論是白稀狀或黃綠膿痰。
3晚上及清晨咳:一般事發於氣喘患者身上。
4整天咳:大多是因為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有抽煙習慣所致。
5清喉嚨的咳:發生於因異物吸入氣道或有鼻涕倒流症候的病人。

急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為「感冒」,除此之外鼻炎、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觴、異物吸入等疾病都可能造成咳嗽急性發作。慢性咳嗽是指超過三個星期以上之咳嗽,可能因抽煙、氣喘、肺癌、肺結核、鼻涕倒流或胃食道逆流等疾病造成。成年人中最常引發長期咳嗽之原因,前三位為鼻涕倒流症候群、氣喘及胃食道逆流症候群。

以下介紹幾種常見肺部疾病,其所引發之咳嗽各有特色及常合併的相關症狀表現如下:
1肺炎及肺膿: 咳嗽含有黃綠色膿痰且常合併高燒畏冷症狀。
2膿胸: 咳嗽有痰且常合併有胸痛及高燒症狀。
3急性支氣管炎: 乾咳或濕咳,一般不會合併高燒且病程一週左右可自癒。
4支氣管擴張症: 長年咳嗽有黃綠色膿痰且易反覆發生肺炎。
5肺癌: 一般早期無呼吸道症狀,若發生長期咳嗽未癒及呼吸困難時,大多為 肺癌中、末期。
6肺結核: 長期乾咳或咳嗽有血絲,每日發生午後或夜晚發燒症狀,並且有體重 減輕及食慾不振發生。
7氣喘: 平時有呼吸困難症狀發生,於夜晚或清晨因呼吸道緊縮產生咳嗽 症狀。
8鼻涕倒流症候群: 因慢性鼻炎導致長期鼻涕倒流入呼吸道而引發咳嗽。
9胃食道逆流症候群: 因經常有胃酸逆流入呼吸道,以致引發咳嗽反應。病人常有胸口灼熱 或易於打嗝之症狀。
10異物吸入支氣管: 有花生或雞骨、魚刺嗆入呼吸道之病史,常導致肺葉塌陷或合併肺炎 發生。
11抽煙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有長期抽煙習慣者或因抽煙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易因香煙中之刺激物導致呼吸道收縮而排痰困難,於是引發經常性及整天性咳嗽。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轉貼】慢性咽喉炎的來源大多還是「非細菌感染」如胃酸逆流!

慢性咽喉炎的來源大多還是「非細菌感染」如胃酸逆流!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 蔡東龍

常常在門診的時候聽到這樣的敘述:「我的喉嚨常常覺得有很多痰,經常會覺得喉嚨痛,到處看醫師卻又看不好,醫師說我得了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這個名詞,對於醫師可以說是相當好用,因為病人的症狀有相當的時間,所以都可稱為慢性,而病人的症狀也是發炎性症狀,因此告訴病人有發炎也很容易被接受。

但是病人到醫學中心求診的重點在於「到處看醫師卻又看不好」也就是雖然醫師給病人一個容易聽懂又可以接受的診斷,但是並沒有解決病人的問題。有時後病人會拿出醫師的處方簽給我們看,所用的藥物大多數是抗生素、止痛消炎藥(NSAID),有時候會有化痰止咳藥。

近一步檢查的結果,大多數的病人的上呼吸道並沒有急性發炎的紅腫或是膿性分泌物,反而可見口腔唾液減少,喉部或下咽部黏液減少或變得黏稠。另外一個常見的發現是兩側勺狀軟骨間的黏膜腫脹與增生,造成兩側勺狀軟骨間原本有一個像山谷的凹陷區消失,另外有些病人可以在聲帶的後緣接近vocal process的地方看到一個直線的凹陷,和聲帶溝有點像但是位置不一樣,有些病人的聲帶透明度會增加,這些發現都可能是因為病人有咽喉胃酸逆流造成的。

這些病人在停用抗生素和止痛消炎藥(NSAID),並且給予潤喉藥、放鬆肌肉的藥物和減少胃酸逆流的治療後約有七成可以使得症狀大幅改善,若是症狀沒有改善者再安排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有食道胃酸逆流症或是胃十二指腸潰瘍者的比例相當高,可以進一步使用氫離子阻斷劑治療,也都可以得到改善。

那麼到底還有沒有所謂的慢性咽喉炎這個診斷存在呢?若是上Medline以chronic pharyngitis進行文獻搜尋,依然可以看到一些研究者對這個主題進行研究,也不乏有針對細菌感染的問題加以研究的,但是較多的是針對胃酸逆流的相關性所進行的研究。可見慢性咽喉炎的這個炎症的來源大多還是非細菌感染性的發炎,因此給予抗生素治療的效果當然不佳,至於NSAID的治療效果,大部分的病人都說停藥不久就復發,甚至有越吃越不好的,而若是有胃酸逆流症的病患給予NSAID是有可能加重胃酸過多的情況,所以還少用較好。

現在由於健保不給付大多數的胃藥,所以很多處方看不到胃藥,但是有時候遇到有胃酸逆流症狀的病人在無法開氫離子阻斷劑的情況下給予胃藥還是可以有一些效果的,但是現在文獻上很少針對咽喉胃酸逆流症只使用antacid治療的報告,幾乎都是一面倒的使用氫離子阻斷劑,因此再療效上需要進一步評估。

由於抱怨喉嚨痛的病患大多有頸部喉外肌肉繃緊的情形,再加上口腔咽喉乾燥的症狀也常見,所以給予肌肉鬆弛藥和潤喉藥都可以得到療效。這些所謂「慢性咽喉炎」的病患大約佔門診病患的四分之ㄧ到五分之ㄧ之多,因此尋求更精確的診斷,給予更準確的治療才能減少用藥而且加強療效,值得有興趣的同好一起來做研究。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

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

長期使用呼吸器或依賴呼吸器的患者,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急性損傷、肌肉神經退化症、脊椎損傷等神經肌肉病變的病人,第二類是外科開刀或內科感染失控後經氣管插管,但無法移除的病人,第三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胸腔疾病的末期患者,這三類病人是造成病患成為長期使用呼吸器的最大原因。由於這類的病人和家屬,需要相當多的資源以及整合性團隊的幫忙,所以一般國內國都以呼吸照護中心之類的整合計畫,結合專科醫師、呼吸治療師、專業護理師、營養師等組成的呼吸治療團隊,改善長期依賴呼吸器患者的照護品質,減輕病患家屬長期辛苦照顧或無人照顧所帶來的沉重負擔。

除了原來的醫療照顧之外,對於此類病患,特別要注意完整的照顧,以期在提高醫療照護水準之外,預防呼吸合併症的產生、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各種輔助呼吸器、胸部物理治療、動脈血液氧氣氣體分析與心肺生理監視及提供居家照護和復健等等,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胸部物理治療主要包括:教導病人有效咳嗽、增加支氣管分泌物之清除率、要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其維持呼吸道的暢通,除姿勢引流、無菌氣管吸引等技術外胸部扣擊需靠護理人員的雙手有技巧、有方法的扣擊,讓長期臥床、痰液無法自咳的患者無懈可及,降低肺炎的合併症發生。教導病人在放鬆的心情下做呼吸運動訓練,可避免肺部換氣不足和肺部擴張不全,對於術後病人將可減少其胸部合併症的發生,以達到預防的目的;至於慢性呼吸疾病,呼吸訓練可以改善病人呼吸技巧,增加呼吸肌的強度。

另外長期臥床患者若肢體長時間的姿勢會導致肢體攣縮,重足、肢體無法恢復正常的解剖功能,所以在照顧這類的患者,每天的肢體被動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營養的評估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隨時與營養師討論調整病患的卡路里是否符合患者的需要,足夠的營養有助患者肺部功能的重建。

在心理支持面,對於長期使用呼吸器,不管疾病的壓力或經濟的壓力,常是患者及家屬極大的負擔,所以照護人員將扮演一位支持者.適時的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給予協商解決,必要尋求社工人員的幫忙,盡可能減輕患者及家屬負擔。使用呼吸器並不代表患者完全無意識、無知覺,有只是肺部及呼吸道功能受損,所以於這類患者,照護人員必須更有耐心及技巧的護理,如試著給予語言及感官刺激,病情允許下協勵下床,隨時告知今天的日期、時間及今天發生什麼事,雖然他們無法言語,不過用心的伶聽,將可體會溝通的另一個境界。

人的生命存在一呼一吸間,有呼吸就有生命,有呼吸就有希望,未來希望配合健保局的整合照護系統,透過整合系統之轉介,增加就醫可近性,民眾可更方便,並減輕家屬須負擔照顧病患之沈重負擔,減少社會成本維持提昇基本的生活品質。

TCOG 肺癌臨床指引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簡稱TCOG)為普遍提昇我國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水準,並加強各教學醫院間的溝通,設有十六個不同癌症的研究委員會;其中肺癌研究委員會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由台北榮總胸腔部彭瑞鵬教授擔任主任委員,蔡俊明教授擔任總幹事,集合國內各大教學醫院從事肺癌診治工作的資深胸腔內、外科、腫瘤科、病理科及放射線治療科等共36位醫師所組成。

索醫師專欄

http://solo8388.myweb.hinet.net/

索任醫師68年台大醫學系畢業,即進入台灣省防癆局,在防癆局和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訓練,76年赴美進修,於結核菌檢驗及肺生理方面發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並於77年接受衛生署應用流行病學專業人才訓練。畢生致力於結核病防治相關實務,就專業技術層次及執行面深入探討,作結核防治決策參考,並積極推動各項結核防治教學工作。

在防癆局(慢性病防治局)工作期間,深入縣市鄉鎮等基層,輔導協助各項第一線防癆工作,歷年來輔導過台北縣、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花蓮縣等,並帶領協同台中、嘉義、台南結核(慢性病)防治院,進行全省的結核病防治工作,77~79年、87~89年完成山地鄉綜合防癆包括結核病普查及治療。82年起,領導慢性病防治局團隊,對金門、澎湖、連江等離島之結核病防治多所貢獻,並於83年帶領全省防癆團隊完成難鉅的結核病盛行率調查工作。86年更自願降調至台北縣立慢性病防治所,更積極投入地方防癆工作品質的提升。88年6月調回慢性病防治局任副局長,度過921震災和千禧年危機,多次世界結核病日宣導活動,直至91年國家政策裁併慢性病防治局及胸腔病院,才調現職,仍對結核病防治工作不遺餘力。 z多年來對各級醫護工作人員,學校,民眾等的結核病預防,診治等教育宣導不曾中斷,足跡幾遍及全省。

索任醫師認為結核病防治工作重點在於老老實實地早期發現診斷結核病及確實在最短期間治癒每個結核病人,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政府的實質重視及長期投入,更多有心人士共同參與,才有機會讓人類早日脫離結核病的威脅。今年更因多年來推動結核防治工作不遺餘力而榮獲疾管局頒發金鷺鷥獎。

結核病診治指引

結核病診治指引. 第二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編

慢性阻塞性肺病

王誠一 醫師


李先生是為五十多歲事業有成的男性,不過他從年輕的時後就有抽煙,每天一包香菸以上,大約在十多年前逐漸出現咳嗽多痰症狀;在一大清晨或冬天較惡化。最近則出現呼吸困難現象,並有緩慢逐漸地加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

李先生的病情是典型的抽煙造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的病徵,最明顯的是長期咳嗽有痰和呼吸困難。長期咳嗽有痰是許多病患最初的表現。由於時間長久、症狀輕微,多數病患不能確實指出何時開始,此症狀常於清晨或冬天較惡化。咳嗽的程度與肺部機能的衰退並無相關。雖然痰量多少很難定量,但多數病患平時痰並不很多且以黏稠淡色為主。在急性惡化期或併發感染時,咳膿痰、痰量會增加、偶爾痰中會帶血絲。呼吸困難是緩慢逐漸地加重,終至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當病患明顯感受到呼吸困難時,多已五十歲以上,且肺功能呈現中度以上氣道阻塞。多數病患病史中有一種或多種的危險因子如長期抽菸等。患者多有每天二十支〈一包〉香菸以上,至少二十年之抽菸史。大約在四、五十歲後逐漸出現咳嗽多痰症狀;氣促現象則多在五、六十歲後出現。急性惡化期之特徵為咳嗽加劇、膿痰、哮鳴、氣促加劇,有時伴有發燒現象。隨著病程進展,每次急性惡化期之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到了病程末期逐漸出現低血氧症與高二氧化碳血症。嚴重之病人甚至出現肺心症,右側心室衰竭之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公元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你有晨間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痰液增加等困擾嗎? 小心!這些都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若是搭配有吸菸、二手菸、空氣污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相當大

氣喘棄喘200問

氣喘棄喘200問
http://ntuh.mc.ntu.edu.tw/med/sections/chest/asthma_200q/index.htm

氣喘200問
氣喘病定義 流行病學 遺傳 飲食 環境衛生 醫療 兒童 老年人 藥物治療 類固醇治療 其他疾病 懷孕 就業 休閒 自我照護 急救處理 著作群 氣喘門診

氣喘百科網站

氣喘面面觀 –治療篇

王誠一 醫師

氣喘的病人在適當的治療後,應該跟一般人一樣能享受正常運動、旅遊,也應該不容易受氣候變化或感染的影響而急性發作。
為什麼氣喘需要長期治療
1. 氣喘為慢性呼吸道發炎的疾病,即使無症狀時,仍然有許多發炎細胞持續浸潤於呼吸道表皮下層,形成慢性且持續性的發炎現象.
2. 當症狀發生時,呼吸道發炎現象變的更為嚴重
3. 如果不給予積極治療,呼吸道反覆的發炎,會破壞上皮細胞,促使分泌痰液的黏液細胞增生,呼吸道腫脹,長期下來會因而引起呼吸道纖維化,造成呼吸道永久性的狹窄,肺功能變差,呼吸困難
4. 呼吸道急性發炎,往往需要二至三個月的治療才能恢復,但慢性的呼吸道持續發炎則需要終生治療
5. 氣喘一旦不穩定,所需的治療時間常常至少需要十二個月,改變藥物治療的劑量或種類至少三個月才能一次

我們氣喘治療的目標
1. 即使在感染或氣溫急遽變化下,也不會有急性發作,無須急診治療
2. 最少的症狀發生,尤其是夜間發作,無需使用氣管擴張劑來控制症狀
3. 日常生活包括運動不會受到限制
4. 日常生活包括運動不會受限制
5. 正常的肺功能
6. 早晚肺功能(或尖峰吐氣流速)差異小於 10 %
7. 最少或無藥物的副作用
8. 希望能停止使用藥物
長期下來更使得呼吸道變得無法回復的狹窄阻塞,嚴重喪失肺功能。因此,每一個氣喘病人均應接受完整的治療療程以達到最少藥物的使用,最佳的生活品質,讓氣喘威脅生命的陰影,遠離病人。
所謂完整的治療包括適當的藥物治療療程與完整衛教,病患應該接受階段性的治療、衛教與評估 新診斷或最近不穩定的病患應完成下列四階段的照護:
第一階段(至少三個月):目標在於改善所有的氣喘症狀
第二階段(至少三個月):目標在於改善肺功能到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
第三階段(至少三個月): 目標在於降低藥物至最少的劑量與種類,一次藥物治療的調整至少要三個月才可以改變
第四階段(至少三個月):目標在於學習自我監測和調控 。

http://www.chest.org.tw
輕度間歇性
治療前臨床表徵:
1. 間歇症狀 少於每週一次
2. 夜間氣喘症狀 少於每月兩次
3. 急性發作短暫 幾小時至幾天
4. 發作以外的時間 完全沒有症狀且肺功能正常
5. 尖峰吐氣流量及第一秒用力吐氣流量
a. >=80% 預測值
b. 變化量 <>=80% 預測值
b. 變化量<20%-30%>預測值的60%至80%
b.變化量>30%
長期階段式處置(藥物控制):
每日所需藥物:
1. 吸入型類固醇,800~2000mcg
2. 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特別是夜間有症狀者:選擇長效型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持續釋放型theophylline,或長效口服乙型受體刺激劑
急性發作之緩解藥物
短效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發作時緩解症狀,用吸入性短效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一天不要超過3至4次

重度持續性
治療前臨床表徵:
每天症狀持續
1. 長期階段式處置(藥物控制):
2. 夜間氣喘症狀發作頻繁
3. 日常活動受限制
4. 尖峰吐氣流量及第一秒用力吐氣流量
a.<=60%, b.變化量>30%
長期階段式處置(藥物控制):
每日所需藥物:
吸入型類固醇,800~2000mcg或更多
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長效型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長效緩釋型茶鹼或長效口服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
長期口服類固醇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單國璽試新藥 直髮變捲毛!

民視 (2007-09-27 19:17)

  高齡八十五歲的台灣天主教區樞機主教單國璽,去年六月被檢查出罹患肺腺癌,他放棄開刀及電療的方式,選擇以藥物的方式治療,現在癌細胞成功的被控制下來,但是服藥卻出現了毛髮變成捲曲的副作用,教友都笑稱他是「老來俏」。去年六月,樞機主教單國璽被檢查出罹患肺腺癌,被醫生宣佈只剩下四個月的生命,但他不但活了一年多,而且氣色上也好很多,這麼神奇,單國璽歸功于服用的藥物.仔細看看,現在的單國璽和一年多年相比,最明顯的改變就是頭髮,服藥前是服服貼貼的直頭髮,現在卻變成了捲毛,而這就是用藥的副作用85歲的單國璽,當初因為年紀大,不適合開刀和電療,所以選擇當時服用還在試驗階段的新藥,結果效果很不錯.現在這種新藥已經正式上市.不過它可不便宜,一顆要價2300元,每天必須服用一粒,一個月差不多要七萬元的費用。為了能夠延續生命,即使價錢不便宜,但對為了宗教奉獻一生心力的單國璽來說,還是相當值得。民視新聞曾虹雯李佳龍高雄市報導

單國璽試新藥 鬈髮冒痘老來俏?

單國璽試新藥 鬈髮冒痘老來俏?
2007-09-27 19:00

罹患肺線癌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最近在醫師的建議下,改換新的治療藥物,不過卻出現頭髮變鬈,臉上不停出冒青春痘的副作用,雖然被教友笑稱是「老來俏」,單國璽也不以為意,甚至還透露自己最近改吃素食,希望有更健康的身體繼續為大家服務。
精神抖擻,臉上還掛著笑容,已經高齡85歲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雖然罹患肺腺癌的消息,不過再次面對媒體時卻看不到一絲病容,反而越來越年輕。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不知道的人可能想,主教老了,老了愛俏了,老來俏,哈哈。」

被笑稱是老來俏,原因發現了嗎?原本一頭直髮的單國璽,現在變成了鬈髮,而且長滿老人斑卻光滑的臉頰,開始冒出青春痘;莫非體質改變,開始返老還童?其實用不著反應過度,這只是更換治療癌症新藥所造成的副作用。單國璽:「醫師看了倒是很高興,我說別人都同情我,你看了,倒高興,他說因為這個是證明這個藥對你有效。」

不但勇於配合使用新藥,為了讓自己更健康,單國璽也透露,自己改吃素食的小秘密。單國璽:「多吃素食,多吃點水果,多吃點麵食啊,或是米呀,也夠了。」

標榜自己是配合度最高的病人,單國璽乖乖聽從醫師指示對抗病魔,不過他看淡生死,要把握每1分鐘,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

新聞來源:TVBS

單國璽試新藥 冒痘Q頭毛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市報導】
2007.09.27 03:21 am

高齡八十五歲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最近額頭猛冒青春痘,原本一頭直髮成了鬈髮,教友笑稱他是「老來俏」。原來去年八月罹肺腺癌後,他自願當新藥「白老鼠」,沒想到卻出現這些讓他覺得「引人注意」的副作用。
豁達的單國璽早已看淡生死,他說,台灣男性平均壽命七十四歲,他已多活十幾年了。他已在遺囑中交代後事,希望薄葬當肥料回饋大地,謝絕輓聯及鮮花;「這是我能為台灣提供的最後廢物利用價值」。
單國璽去年初已退休,仍勤於巡迴監獄、校園演講傳教;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盡量利用「老病廢物」的剩餘價值。
他說,自從被診斷出肺腺癌後,好像被判了死刑,大家都替他難過。其實癌症對他,並非一無是處;像臉上長青春痘、一頭波浪髮型,讓他看來更顯年輕,「替我免費燙髮哦! 」
單國璽的祖父與二妹都因肺癌過世,他罹癌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剛開始他對自己罹癌感到震驚,認為自己不吸菸又不酗酒,怎會得絕症?
他接受醫師建議,使用「得舒緩」(TARCEVA)藥物治療。此藥剛上市不久,每粒售價約兩千三百元,每天吃一粒。他參加人體實驗計畫,免費服用近一年來,感覺病情獲得控制。
單國璽現在每天把整理住家屋頂花園、做早點等當作晨操。原本不太重視飲食的他,改吃素,喝綠茶、胡蘿蔔汁,減少抗癌藥物使皮膚乾燥龜裂的副作用。
單國璽說,罹病後,他把治療交給醫師,調養交給自己,一旦進入癌末將交給安寧療護,再把遺體交還大地,將財寶留給心愛的朋友,將靈魂交給天主。如今他不但不以肺腺癌為敵,反而視為第二位守護天使。
【2007/09/27 聯合報】@ http://udn.com/



試藥前,這是單國璽去年得知罹癌前,出席新書發表會。那時頭髮還是直的,臉上只看得到老人斑。資料照片/記者曾學仁攝影



試藥後,罹患肺腺癌的單國璽樞機主教,自願當白老鼠服用新藥,結果長出鬈髮,教友笑他「老來俏」。記者林秀美/攝影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美麗新世界! 全新的藍海?

(以前弄的剪貼, 簡單看一看就好)

美麗新世界!
全新的藍海?

請先看兩則新聞
第一則【2007/01/29 經濟日報】
英特爾:健康照護 下波科技創新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道瓊社達弗斯二十八日電 2007/01/29

英特爾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27日在瑞士達弗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下一波科技創新將發生在健康照護產業與新興市場。先進的健康照護資訊管理系統已達到應用階段,而資訊科技大廠正積極把個人電腦與快速上網引進新興市場,很快就會開花結果。
貝瑞特指出,科技將協助民眾追蹤醫療紀錄,讓人們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形,不致等到病入膏肓時才就醫。他說:「這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可能發生的狀況。」但貝瑞特也承認,各種健康照護網路與體系不見得一致。
貝瑞特認為,科技創新最立即的影響可能是醫療紀錄現代化。「你一走進醫生的診察室,就會看到整牆的病歷檔案櫃。」這些檔案可以很容易地數位化,成為便於攜帶的資料,未來只要一個USB快閃碟就可以把個人的醫療病史帶著走。
與世界經濟論壇將科技果實帶到開發中國家的宗旨相符,英特爾計劃2011年以前在中國大陸、印度、埃及、拉丁美洲、沙烏地阿拉伯與南非訓練470萬名教師,並捐出3.6萬台可上網的電腦,給巴西、智利、中國大陸、印度與南非等國的教育主管相關。
【2007/01/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第二則【天下雜誌352期】
遠距醫療 送醫師到你家
相信嗎?高科技的進步幫人們把醫生護士從醫院請到了身邊,透過愈來愈發達的遠距醫療技術,人類的健康正受到更聰明的保護。
‧作者:謝明玲‧線上作家 2006/08/25
時光快轉五年,智慧家庭裡的醫療長什麼樣子?
手錶、手機變成隨身監測的小護士;會笑會說話的照護型機器人成為居家良伴;嵌入GPS、RFID的柺杖、手套,讓人在哪裡、做什麼、有沒有危險,遠方一目了然。
包含遠距醫療、居家照護、遠距會診等的遠距醫療服務是銀髮社會健康的創意模式,也是發展趨勢。
工研院年初新成立的醫療器材研究中心喊出「Bring hospital devices to distribute care」(把醫療資源帶回家),點出未來趨勢,就是要「在家看醫生」。
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更是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明列的新興服務產業,預計到二○一○年,台灣市場規模會達七十億元。在未來醫療預想圖裡,高科技扮演起醫院和家庭的橋樑,把醫療與患者拉近、把過程變簡便安全。
請醫生隨侍在側
藍芽、無線介面、紅外線等傳輸技術,把護士醫生請在身邊。
面積一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沒有任何開業醫師的花蓮豐濱鄉,拜無線寬頻環境的鋪設完成之賜,也開始受惠於遠距醫療。
現在,署立醫院的醫生一週一次,可以遠距連結到健保資料庫、同步更新病歷,還能「隔空抓藥」,解決部份村落每次看病都要花上三十分鐘以上車程的不便。
五月飛利浦在美國上市的Motiva,能讓量好的體重血壓的數據透過藍芽,經過電視的介面,把資料傳回醫院中央護士站。護士可以傳回健康提醒,或者自動播放健康教學錄影帶。
德國全力投入eHealth的手機廠Vitaphone,則推出一個「心電圖手機」,透過心臟上的傳感器,手機能將心電圖數據即時傳回二十四小時都有專責醫師值班的醫療中心,一有狀況,馬上可以應變。科技弭平了時空差距,讓診間延伸、資源串連共享。
個人醫療,量身打造
「個人化絕對是未來模式,」南開技術學院醫療器材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柯錫卿說,儘管還有隱私問題的考量,科技讓醫療資訊帶著走的構想,能提升病人安全,也減少醫療浪費。
飛利浦正在開發利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的技術,可以把含有個人資料的晶片卡嵌入手機,輕觸讀卡機就可以在家掛號領藥付帳;甚至藥盒上也附有NFC,輕點藥盒,就知道是不是吃對了藥,或是不是吃對了時間。
智慧卡的構想,除了把了電子病歷、保險資料、身分證明放進去外,英國《衛報》在今年初也報導,以色列科學家甚至嘗試把基因資料存入這類卡片中,讓醫生能根據基因下判斷,用藥更安全精準。
生理到心理面面俱到
除了生理訊號的監測,未來遠距醫療還要關懷病人的心理感受。
工研院《生技與醫療器材》前年就報導,未來遠距監測可以從血壓、血糖等生理監控,進展到憂鬱症、躁鬱症等心理層面。
而日前元智大學也推出「溝通機器人」,只要透過ADSL,就能遠端操作。機器人身上除了有麥克風、攝影機,還加入人際溝通的元素:如表情、手勢等。除了可以拿藥取水,現在還照顧到老人的心理層面,讓不在家的子女也能有如隨侍在側一般。
台灣目前「只聞樓梯響」
儘管科技勾勒出美麗的未來醫療藍圖,但在台灣要完美實現,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成熟的市場。柯錫卿表示,和日本、美國等已經成熟的市場比較,台灣預估還要五年才會真正走入老人世代,社會上還感受不到遠距醫療的需求。
加上台灣醫院密度高,看病方便,在城市地區,對不會使用科技介面的老年人來說,去醫院掛號,比使用遠距醫療器材要來得方便。
客觀上,也缺乏法規環境的配合。如台灣保險並不給付遠距醫療,消費者缺乏使用服務的動機,就是一個關鍵。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研究經理趙蘭英表示,去年他們曾對老人做過焦點訪談,老人們可接受購買遠距醫療服務的費用,平均是每個月一百五十元;而像七月中華電信推出的「氣喘手機」,能透過手機上傳患者的健康資料,並做評估報告和健康資訊提供,剛推出時,一個月就要五九○元的花費。
「目前不能以營利為目的,」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陳長榮坦白地說,後來考量氣喘患者的付費能力和意願,調整為一個月二九九元。他說,從可實現的小服務開始,現在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市場對遠距照護價值的認知。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352期》】
由上面這兩則新聞可以得知「無線科技」加上「醫療」是大家看好的趨勢,可以創造出全新的產業和領域,但目前這塊大餅卻是看得到吃不到,為什麼,因為是一塊全新的餅,沒有人知道到底要怎麼做(科技業有理想但無法落實,醫療界有實戰經驗但無技術)。所以要搶在前面趕快開始做,因為贏家全拿,後到者只能分餅屑。

24小時行動醫院

(五年前弄的提案, 現在看起來機會應該是更大才對)

創意靈感來源
近期因為家中年老的長輩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曾有過短暫休克的驚險時刻,幸虧當時有人在長輩身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若家中沒有其他人陪同,那麼,該如何是好?社會結構改變,負擔生計的一代白天都在上班,家中並不會有多餘的人留下照顧年老的長輩。如果年老長輩不甚發生意外,若沒有立刻發現,就會錯失黃金救援時機。
何況,台灣的人力成本高,請一位24小時全天守護的看護花費相當可觀,並不是一般家庭負擔的起得。而手機是人們最常隨身攜帶的電子用品,如果讓手機進行看護的動作,是否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開銷費用?以及緩和上班族邊上班邊掛念家中情況的雙重負擔。
綜合以上想法,融合手機這個元素,便可產生嶄新的附加服務---24小時行動醫院!讓在外上班打拼的上班族隨時掌握家中年老長輩的身體情況。

24小時行動醫院
商品服務說明
產品服務流程
  將可以感測心跳、血壓以及體溫內建藍芽的感測護套套到被觀測者的手腕,感測護套會和被觀測者的手機藉由藍芽連結,所以會自動將感應到的數據結果傳送至被觀測者的手機上。
  數據將可以直接從觀測者手機上進行查看,以了解觀測者目前的身體狀況。而到達一定時間後,手機將會自動將數據上傳至網站,提供數據的建立以及儲存。也方便使得在外工作者可以上網瀏覽網站鍵入ID和密碼,進行觀測者身體狀況的查看,而不需一定得經由觀測者的手機,同理觀測者也可以藉由上網了解歷來自身身體的健康狀況。
  如果發現異樣,像是觀測者的心跳和血壓停止,則手機將自行撥打電話向119求助,而且可以藉由手機發送電波和基地台連結的特性,進行病發觀測者地點的確認。如果感測護套測得被觀測者的血壓一直上升,便會自動提醒被觀測者服用降血壓藥物。
從提供服務的公司網站上可以下載軟體,且該軟體可以在網頁上提供修改,使軟體具有變化的彈性,讓軟體可以因應每個被觀測者大致上的個別需求。並將軟體存入手機,使手機成為一個應用平台。像是心臟病患者和高血壓患者的需求可以做大略的區分,然後可以輸入被觀測者個人的生活習慣,諸如幾點到幾點習慣從事運動,或是幾點到幾點之間要按時服用藥物,都可以藉由網站上的進行修改以便符合被觀測者的需求。
最後將建立防呆措施。像是:若體溫瞬間降低,且心跳亦瞬間停止,將自動判定為被觀測者暫時性的將感測護套移除。如果移除時間過長,手機將會發出聲響,提醒被觀測者套回護套進行持續的看護。
爾後被觀測者就醫時,醫師將可依照感測護套為被觀測者每天所紀錄的血壓、心跳以及體溫作一詳細的研判,以增加醫師診斷的準確度。而醫師更可於問診之際,進入提供服務的公司網頁,直接修改患者的服藥時程,讓手機在特定時間提醒患者服用藥物,讓24小時行動醫院真正成為健康行動的守護者。

狀況判定大綱 心跳, 血壓, 體溫
判定狀況
狀況一 消失, 消失, 消失 => 貼片拆除
狀況二 消失, 消失, 保持原狀 => 休克
狀況三 急促, 過高, 保持原狀 => 病發

服務流程圖

無線網路連結一覽表
市場需求/商品化分析
  產品主要對象為老年人,以因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會造成突發猝死的疾病。(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為第二位、心臟疾病為第三位。) 
而台灣也逐漸成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增多,看護的數量卻不一定能夠跟著一起提升,所以本項產品和服務將能有效的舒緩這醫療缺口。最主要的是,這項產品的後端服務並不需要老年人自己親自進行。年長一輩的人,通常對電器較不熟悉,而這項產品對於觀測者只需將其貼上即可,後端的監控可以直接讓在外工作的孩子們進行,要若想要從是簡略的瀏覽也可以直接從手機上進行。之後前往醫院進行診療時,亦可提供給醫生作為一個診療紀錄的參考依據。

加值服務研發的技術分析
  感測護套的小型化,輕量化以及電池使用壽命延長
  因為目前市面上並沒有藉由藍芽傳輸的血壓器,但是血壓器這方面的技術已相當成熟,所以在進入量產上並不會有多大的進入障礙,在電池方面將用鈕釦型電池,以避免充電的時間等待。或者使用兩個以上的充電電池,做為交替使用,讓被觀測者可以隨時受到24小時的隨身看護。

藍芽技術
  判定程式的撰寫以及下載
  網站資源的提供
  因為資料是固定時間更新上傳,一天之內可能就會收到相當多筆的資料,背後的服務端需要夠強的資訊系統技術,以因應較多的資料處理。

對於使用者:
1.可以防止病發卻又無人求助的狀況。
2.提醒使用者按時吃藥。
3.建立自身的歷史身體紀錄,讓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對於醫生:
1.可以觀看患者每日的身體狀況,可以更準確的作出診斷
2.不用因患者是否有確實服用藥物而擔憂。
3.對於有高危險性需長期監控,卻又不適合或暫不需要到住院者,可給於充分之掌握。

對於在外工作的上班族:
1.不用擔心家中年老長輩無人照顧。
2.可以了解家中年老長輩的目前身體狀況。

假設說明
案例一:老人家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
家中的老人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也日益惡化,突如其來的跌倒骨折、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更是讓人擔心不已,如同保全業者對金融機構或建築物的24小時不間斷的保全,透過手機我們也希望對老人家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我們可以監測老人家的生命徵象,如同血壓有突然升高時,可能要擔心腦中風,心跳如然加快時,可能是跌倒或遭遇其他重大問題,血壓突然降低時,可能是心肌梗塞發作,當有異常發生,透過電腦和醫療集團聯繫,啟動急救網,以救護車送往醫院,在第一時間搶救生命。透過嚴密的監控,可以更佳保障老人家的健康,讓年輕人可以放心在外工作。傳統上只能請看護或外佣,但看護可能要花很多錢,而外傭可能難以和老人家溝通,但透過行動通訊,可以補足這些缺失,並以每個人都可以負擔的費用,讓老人家的健康獲得全方面的守護。

案例二:高血壓,心臟病之患者
現今狀況
A奶奶是一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輕度帕金森司症的患者。平常因為孩子們都出門在外工作所以白天並不會有人在家照顧A奶奶。A奶奶平日要服用相當多種藥物來控制病情,但是因為患有輕度帕金森司症的關係,所以孩子們都要在固定的時間打電話回家提醒A奶奶按時吃藥。某日,孩子們在工作上實在是太忙了,忘記通知A奶奶服用藥物時間。結果,很遺憾的是,A奶奶因為忘記服用藥物,高血壓發作,而不幸過世。

使用了24小時行動醫院
A奶奶的孩子們替A奶奶使用了24小時行動醫院的服務,因為24小時行動醫院會自動的定時告知A奶奶服用藥物時間,所以在外工作的孩子們就不用每天按時打電話給A奶奶,而孩子們只要在有空閒時間,瀏覽提供服務的公司網站就可以知道A奶奶今天的身體健康狀況。倘若A奶奶真的忘記服用藥物而導致高血壓發作,24小時行動醫院會偵測到不正常的血壓衝高,會先提醒A奶奶進行藥物控制。如果情況並未獲得任何改善,甚至A奶奶的心跳停止,但體溫並未有讓任何明顯的異常變化,24小時行動醫院將會自動的撥打119進行緊急救護,並通知在外工作的孩子們趕回家中。

案例三:小孩無微不至的照顧
小孩子體弱多病,特別在秋冬之際,常常容易感冒,突如其來的生病,可能臨時找不到人來照顧,因為家中的大人都要上班,當然若是病情嚴重的話,可能要住院治療,但病情輕微時,雖然到診所看過醫師,也拿了藥,但是放小孩一個人在家休息,可能很多家長放心不下,但手邊的工作又無法突然間停下來,這時透過手機,可以完整追蹤小孩的體溫、心跳,隨時有任何狀況,家長都可以一手掌握,如果有任何情況不對,可以透過線上和醫師聯絡,一旦醫師覺得有需要,諸如感冒惡化成肺炎或腦膜炎,還是一些特殊的狀況或疾病,就啟動緊急救護系統,把小孩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治療。

案例四:肺結核病之患者
肺結核病在今日台灣仍有一定的盛行率,主要問題是因為不同於一般的肺炎,只要服用兩個禮拜的抗生素即可,一旦確定有肺結核,最少要連續服用達六個月的抗生素,這些病人因為情形都還不錯,大部分都不需住院,只要按時回醫院門診追蹤拿藥即可,但是六個月的服藥期很長,尤其到後期常常會忘了服藥,結果沒有完整吃完六個月,往往會造成肺結核病的再發,而且再發的結核病往往會對先前已經使用過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造成更嚴重的肺結核病,以致於更難根治。因此肺結核病人的確實服藥,是治療好肺結核病的不二法門。
我們可以透過手機的監控,在病人服藥的時間,定時送出簡訊或語音,提醒病人不要忘記吃藥,如果病人有照相手機,甚至在未來視訊傳送的技術進步後,可以要求病人每次都要拍下拍照的畫面,因此可以確實掌握病人藥物服用的情形。透過手機的的監控,可以完美達到DOTS策略,DOTS策略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了提昇結核病的防治績效,同時也為了解決抗藥性的問題,保護重要的結核藥物,建議各國推行DOTS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臺灣譯作都治)(以上有關DOTS的資料摘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http://www.cdc.gov.tw)

結論
除了上述幾個例子之外,結合了無線終端設備,可以提供出許多傳統大醫院或小診所無法做到,但卻又是非常需要的服務。因此一年365天永無間斷的24小時行動醫院,可以在傳統醫療服務以外,滿足社會大眾對生命健康更周詳且更親切的完善服務。

遠距醫療網路未來努力重點

遠距醫療網路未來努力重點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7.09.17 04:32 am

前行政院副院長、台懋生技董事長蔡英文昨(16)日指出,生技及通訊兩大重要項目,是台灣產業的未來,尤其是醫療通訊項目若能做出成績,未來很多病人就可在家裡獲得醫療服務,將有效解決社會福利問題。
台懋公司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資設立宇昌公司,準備投入台灣的生技產業。蔡英文表示,透過通訊技術建立的遠距醫療網路,是目前台灣最需要努力的重點。尤其是遠距醫療照護和福利體系有關,若老人在家就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將可省下許多政府資源。
蔡英文認為,台灣資訊產業有很強的競爭力,許多靠大量生產、壓低成本的公司都已外移到中國大陸,台灣現有的強項是開發少量多樣性的產品,生技醫療項目是資訊廠商可以努力的方向。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是宇昌生技公司的顧問,蔡英文透露,張忠謀過去主要貢獻在晶圓代工,未來人類也需要透過植入式的晶片,以偵測身體內的狀況,因此資訊產業對醫療應用會很大,他才願意加入生技公司行列。
蔡英文說明,以往國內的醫師從來不和工程師及生醫專家接觸,因此他們無法提供醫生的需求,她期待醫師界能站出來,讓他們研發出所需要的醫材及照護產品。
【2007/09/17 經濟日報】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認識心律不整

認識心律不整
【王禎煜/耕莘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在電視、電影中最常見到心臟病發作的場景,是一群醫護人員幫病患做心臟電擊,病患在治療後又起死回生、恢復正常心跳分秒必爭的情境,有很強烈的戲劇效果,這就在描述嚴重的心律不整。
一般民眾聽到心臟病、心律不整,心情就沉重了起來,醫護人員看到快速的心跳,腎上腺素分泌也跟著上升。其實,心律不整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從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治療的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到幾乎不必處置的心房早期收縮,有非常多的種類,要由心臟專科醫師診斷與治療。
心律不整可分下列情況:偶發性、陣發性或持續性,快速型或緩慢型,規律性或不規律性,產生的機轉可能是心臟本身發電的節律點受到不正常的刺激,藥物、毒物的影響,或歲月造成的退化,也可能是正常節律點之外的心臟細胞產生不正常的發電,傳導的路徑發生中斷、多餘的附加傳導路徑,甚至形成迴路產生造成快速的心跳。
心律不整的成因如此複雜,症狀表現也十分多樣,造成臨床醫師治療上很大的挑戰。
心律不整的表現有哪些?病人可能全無症狀或感覺心跳不規則、心悸、呼吸不順、胸悶、頭暈、四肢無力、倦怠,嚴重者會心臟衰竭、肺積水、昏厥、休克、意識改變,甚至猝死。
就醫時可能會接受哪些檢查?心電圖是最迅速方便的診斷工具,但陣發性的心律不整,在就診時並未發作,需要安排24小時心電圖,有時更需要長時間的心電圖記錄器,希望得到心律不整發作的證據,必要時,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可提供更精確的診斷,針對特定的心律不整可同時進行電燒術治療。
心律不整的治療,重點在病患是否有生命危險,例如無血壓、無脈搏的心室頻脈、心室顫動,要馬上施予電擊急救,過慢的心跳要給予心律調節器提供必須的心跳速度,輕微的心律不整可能只需觀察而不需服藥,醫師會根據心律不整的原因與種類決定治療方法。
心臟是一個需要高度協調運作的器官,有正常的心律,才能發揮最佳功能,正常人在休息的情況下,心跳速度介於60至100下,進行有規律性地收縮。自我檢查時可經由觸摸手腕、頸部或鼠蹊部大動脈的脈搏感受心臟的收縮,發現心跳有不正常的現象時,應盡早就醫追查病因。 【2006/02/17 聯合報】

高血壓全面性影響健康

高血壓全面性影響健康
  高血壓的發生以35-55歲之間最多,但隨著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吃多、動少、生活緊張等因素,近來高血壓有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發生在腦部的血管硬化,易使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中風。對心臟的影響包括心室肥大,心臟衰竭、狹心症、嚴重者因心肌梗塞而猝死。對大血管而言,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會提高。引起腎臟動脈硬化時,腎臟組織會逐漸被破壞,導致腎機能不全而終致尿毒症。這些嚴重的併發症會造成病患嚴重的傷害、失能及死亡。血壓值愈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愈高。
  耕莘醫院心臟內科王禎煜醫師表示,高血壓可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明顯的原因,例如由腎臟病變,血管異常或體內內分泌異常所引起的高血壓,稱為「次發性高血壓」,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高血壓病人是屬於此類。二是找不到明顯原因的高血壓,被認為和遺傳、體質、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被稱為「本態性高血壓」,這類病人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通常,高血壓在開始發病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超過一半以上的病患根本不知道自已的血壓高,更遑論檢查及治療了。
  高血壓的相關症狀不具特異性,例如頭暈、頭痛、耳鳴、眼力模糊、失眠、呼吸短促、頸部酸痛、兩肩酸硬等,時常被忽略,等到發生高血壓的併發症,生命健康已經遭到嚴重的威脅,這時已經太晚了。
  在高血壓的治療方面,除了極少數可以根治的「次發性高血壓」之外,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藥物控制。次發性高血壓,如腎動脈狹窄,內分泌、腫瘤,其他血管的先天性異常,去除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後,血壓會回復正常。
  血壓控制,首先就是要改變生活型態。第一件有效且簡單的工作是減重,再來是運動。每次運動時間要超過30分鐘,才算有氧運動,一星期至少要三次。
  飲食方面,鹽分的攝取則是在每天6克以下;酒類飲用不可過量,不要超過每天三分之一瓶紅酒或是一瓶啤酒的量,威士忌則大約70毫升就超過了。抽煙本身會引起血管阻塞,所以應該要戒掉。
   一旦開始進行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應每月定期回診追蹤,調整藥物劑量,直到達成理想血壓為止。要增加藥物治療的效果,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亦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減藥。相信在患者和醫師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可以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少。(記者鍾佩芳)

心臟裝支架不能運動?量力而為安啦!

心臟裝支架不能運動?量力而為安啦!
  【記者陳元春、萬博超、鍾佩芳/台北報導】也許有人擔憂心臟裝了支架以後,諸事不宜,但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楊基譽指出,裝支架是為避免血管再度阻塞,不是心臟無力,因此對於日常生活一般並無特殊限制,除了避免劇烈的競賽運動,一般舉凡籃球、網球等運動,只要量力而為,不要硬撐,通通沒有限制。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徐坤銘中醫師則表示,太極拳、氣功這方面的活動很適合這類患者,因為這些運動可讓他們更整體上更「心平氣和」,對病情有些許的幫助,不過也不限於氣功,稍激烈的運動也無絕對必然禁忌,但常進行的運動方式仍要與主治醫師討論為佳。中醫治療方面,中醫則常將冠狀動脈狹窄分成許多證型,中醫師認為可透過中西結合治療,進行改善。國人歐美化的生活飲食習慣與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讓心血管疾病有明顯成長趨勢。醫師提醒,部分心血管疾病常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還是要注意定期健檢。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楊基譽解釋,在血管內裝支架主要是避免動脈再度阻塞,而非心臟無力,因此裝了支架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也無特殊限制,因此建議民眾除了避免劇烈地競賽類運動,其他運動項目通通沒有限制,病患是要打籃球或是網球,只要身體不覺不適,不覺硬撐,醫師通通贊成。
  至於何以要避免競賽類運動,楊醫師解釋,主要是怕民眾為了求好成績,身體明明不舒服還硬撐著比賽,所以建議不宜。
  復健科醫師潘筱萍則說,有裝支架民眾可至醫療院所做運動心電圖,檢測個人心臟耗氧量,確定心臟功能,以及能夠活動範圍,再由心臟耗氧量去做運動項目選擇,也因耗氧量好、壞差很多,在此不做運動選擇判斷。
  耕莘醫院心臟內科王禎煜醫師則表示,血管支架是一種網狀結構的金屬小管狀物,對血管壁可提供支撐的力量,並減少氣球擴張術後再狹窄的機會。目前單獨使用氣球擴張,不置放支架治療冠脈狹窄之再阻塞率約為30-45%;使用一般金屬支架的再阻塞率約為25-30%;使用塗藥支架之再阻塞率約為5%。其中使用一般支架再阻塞率偏高的情況,包括血管細小,開口型阻塞,分枝型阻塞,慢性完全性阻塞,再阻塞率可以高達40%以上,此類患者可以選擇置放塗藥支架以減低再阻塞發生的機會。
  並非所有冠狀動脈狹窄的病人都適合接受心導管氣球擴張術及支架放置術治療,當左冠狀動脈主幹或是三條冠狀動脈皆有嚴重狹窄時,研究顯示繞道手術有較佳的成果。

洗腎 也要控制好血壓

洗腎 也要控制好血壓
中時電子報 2006 / 02 / 23王禎煜(耕莘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高血壓的控制是許多洗腎病患的困擾。末期腎衰竭也就是尿毒程度患者,血壓高是常見的問題,大約有75%的病患在開始洗腎時需使用降血壓藥物,在這個階段鹽分及水分的滯留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所以當洗腎治療數個月內,水分得以控制後,血壓自然就回復到正常範圍之內。
除了鹽分與水分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佔了較大的角色,其中以賀爾蒙的變化為主要原因,包括腎素、血管升壓素、皮質酮這一系統的異常,血管內皮分泌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因子的異常等,另外血管硬化失去彈性、心臟代償性地增加心輸出量以彌補貧血的影響;而洗腎患者使用的動靜脈廔管,也會使得心輸出量大為增加,這些異常就不易由洗腎來控制,仍需要藥物來控制血壓。
洗腎患者的血壓要如何控制才適當?首要工作是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取,鹽分的控制要格外注意,因為鹽分攝取增加,會增加口渴感覺,就會多喝水,另外,建議每天體重的增加不要超過1公斤,並維持適當的乾體重。
其次使用紅血球生成素改善貧血的情形、控制血中鈣離子的濃度、適度的運動,都可以促進血壓的控制。抽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應該要戒掉。
有些患者仍是需要藥物控制的,大部分鈣離子阻斷劑不會被透析出來,為優先選擇。若有心臟疾病、心絞痛,乙型腎上腺素阻斷劑是理想的用藥。而糖尿病病患可以考慮血管收縮素轉換酉每阻斷劑,許多病患常需要合併數種藥物治療達到血壓控制的目的。
隨著透析技術的進步,洗腎病患的生命可以延長十幾二十年,高血壓、腎衰竭併發症的預防是很重要的,好好控制血壓是改善生活品質的要務,和您的腎臟科、心臟科醫師合作,做到上述方法及服用藥物,一定能維持適當的血壓。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男人不「性」福 多是心血管病了

2007/06/17 13:08

男人不「性」福 多是心血管病了【王禎煜/耕莘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去年十二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男性有性功能障礙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警訊之一。這項研究監測55歲以上的健康男性,結果發現有性功能障礙者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未來七年內出現心血管疾病。

另一項發表在今年元月國際醫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報告指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危險因子。

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這是由於陰莖的勃起機轉係由陰莖動脈的血流使陰莖海綿體充血所致,因而男性的性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狀況有很強的關聯性。

性功能障礙的病患多為中老年人,其中不少人同時患有明顯或潛在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礙有共同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抽菸、糖尿病、高血壓及缺乏運動。
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時,有些病患很關心藥物副作用,甚至會有一些拐彎抹角的疑問,常在護士小姐離開的空檔,才不好意思地說擔心藥物影響性功能。

性功能障礙的確是讓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難以啟齒,但卻和您的身體健康有很密切的關係,建議您戒菸、戒酒、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您認為心臟用藥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請與專科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減藥,因為控制心血管疾病才是首要之務。

如果您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從未上醫院看過醫師,希望您安排一次健康檢查,釐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是否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防微杜漸。

現在市面上有幾種幫助性功能障礙的藥物可供選擇,皆為醫師處方用藥,可幫您解決困擾。在您服藥前,如果正在使用心血管疾病藥物,要注意藥物間的交互作用;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的患者,務必諮詢醫師評估心臟負荷能力,必要時接受運動耐力的測試。

切莫諱疾忌醫,大方地與醫師溝通您的問題,重回您的「性」福人生。
【2006/03/14 聯合報】